原则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做一个不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从「整理」开始》(下称《整理》)里, 我介绍了关于整理的一些原则和工具。有朋友留言说希望能够介绍一下这些方法的 workflow,即如何把这些方法落地到日常中的。
我决定套一下娃,用我是如何写作《整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例子,来讲讲我是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使用这些方法原则的。
首先我们来迅速回顾一下《整理》中提到的原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所有的想法,不管是大是小
珍惜有限的注意力:通过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在工具里,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二八原则(帕累托原则):把重要的时间首先放在重要的内容上
敏捷思维:小步快跑,迭代并联处理问题,而非使用串联的思维
笔记也有「hierarchy」:把笔记分类,不同类的笔记用不同的方法、工具处理
把时间作为必不可少的朋友:在记录笔记时,尽量加入时间的维度
写作的故事
我产生写作《整理》这篇文章的契机,其实是在我一次写日记的时候。
在我之前的一篇关于写日记的文章里,我建议在写日记的时候准备一张白纸在一旁,把大脑里有趣的、碎片的想法用一些关键词记录下来,有的之后可以在日记里覆盖,有的可以放到别的地方,以后再展开。
在某次写日记时,我的思绪回到了我申请硕士的时候。当时我找朋友填写一个问卷,讲讲她们对我的看法,其中有一个朋友说我非常井井有条、把项目文件整理得很好。
当时我就转念一想,那么为什么不把自己关于整理的方法整理一下呢?这既可以帮助我自己整理思绪,也可以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于是,我抓起旁边的白纸,在上面写下了这样一些关键词:
写下这些碎片,应该是在去年年底的事情了。在那之后生活里发生了很多事情,这篇文章的优先级也总是被别的文章挤下去。但是这张纸条我一直夹在日记本里。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开始用 Notion,专门建了一个写作的文件夹,里边放了许多我想写的话题。
根据我对于某个话题的兴趣、以及所收集材料的完整度,我会把文章大概排一个优先级。
于是我也把这张纸条和当时有的一些想法放到了一个条目下。但当时并没有做展开。
那之后的两个月,我并没有碰这个话题,部分是因为当时在读一些别的领域的书,想写写那个领域的文章;也因为我当时刚开始工作,每天大脑里充斥着乱七八糟的想法,很难找到契机写作关于「整理」的文章。直到自己的工作开始上正轨之后,我开始总结反思自己做得好的、不好的地方,并决定把这些想法写成文章。
我在这份工作上的一个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多线程处理复杂任务。这个过程中需要把各个项目的进度、要做的事情、deadline 都整理清楚,所以《整理》的写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决定写作这篇文章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印象笔记的写作分类下新建一个笔记。先不管有没有内容,笔记先建好。
这里我并没有使用 Notion 进行具体内容的写作,有两个原因:1. Notion 目前不支持离线操作,那么就有潜在风险无法实现「随时随地记录任何想法」的需求。2. 搜索功能方面,印象笔记比 Notion 好很多,而在写作文章的时候,需要经常搜索别的笔记进行内容补充,同时这篇文章本身也会成为未来别的场景下的搜索对象。因此这种大篇的文章我一般都放在印象笔记里,临时性的项目笔记大部分放在 Notion 里。
建好空白笔记之后,我首先定好框架,当然这个框架在后期有可能会修改。之后,我就在任何可能的时间段往不同的标题下写内容。可能是早上开始上班之前的半小时(我有时在家办公),可能是通勤路上。
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一些新的想法浮现,我会在文章的最后专门开一个模块,记录新的想法,在初稿完成之后对这些想法集中处理,要么舍弃掉,要么加入到文章中。
我的初稿一般都是非常糟糕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前后逻辑不连贯、一件事情没说清楚,说的都是我。但是初稿完成之后,我会要求自己反复阅读、修改,并且是尽量在不同「大脑状态」下的阅读:如果在大脑特别清醒的时候通读,我可以看出文章里比较隐秘的逻辑错误;如果在工作一天之后通读,我可以看自己的写作是否足够浅显易懂、重点是否足够突出,让读者不需要逐字逐句阅读也能知道我在说什么。
最后在发表前,我还会在预览界面再读一次,以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回顾原则的应用
所以我是怎么用《整理》里的原则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会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在一个可追溯的地方——理想情况下是在自己常用的笔记软件里,并且最好是在某个特定的文件夹下,设计一个机制让自己时常回顾这个「临时」文件夹里的内容。
上文提到的那张纸条并非最好的记录方式,因为有丢失的可能性,但是当时的环境下,我并不想拿出我的手机(我很容易被手机的各种信息分心)。但后来我也尽量把想法电子化了。
珍惜有限的注意力:如果我产生了任何可能有价值的想法,我会立马记录在某个地方,避免大脑的资源被占用,导致无法真正地沉浸在当下。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机制,让自己的记录行为尽量顺滑。比如写日记时准备纸条在一旁、文档最后有用来记录碎片想法的模块,以及笔记软件中提前设置好条目给碎片想法,都是降低自己记录门槛的方法。在记录下来之后,也需要设定时间点,让自己养成定期回顾的习惯。
二八原则(帕累托原则):在写作内容的时候,我会先定好框架,因为我知道这些是我最想说清楚的事情,至于碎片想法,我会在主要内容结束之后再统一回顾,这样就保证了我能够把最重要的内容先完成,其他内容酌情处理。
敏捷思维:敏捷思维可以说是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了。比如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不要求自己一步到位,在一开始就定下不会改的框架,也不要求自己在初稿阶段就写出完美的文章。相反,我总会告诉自己:先写下来,写完再说,写完再改。并且改,我也是要改几次,而不要求自己一次性改到最完美。想法的发酵也是同样,我发布文章的频率并不是很高,除了因为我手头上有比较多的事情之外,还因为我认为一些想法落地的过程需要时间,所以我不会急于把刚想到的话题马上落地到文章,而是放到任务流里。这也是「二八原则」的一个应用。
笔记也有「hierarchy」:我写作前,会把所有的主题和关于这个主题的任何想法扔到 Notion 相应的条目下。在开始写作之后,所有的内容都会被搬到印象笔记上,Notion 上的条目只会作为一个状态跟踪,相应条目的状态会被我拉到「in progress」下,文章写作完之后,状态会变为「complete」。但我不会往 Notion 里增加任何的内容。换言之,这条笔记是被「半丢弃」的状态。
另外一个体现就是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碎片想法会被我放在文档末尾,正式结束写作之后那些内容会被我删除,或者变成新一篇文章的主题。所以我笔记会随着任务状态的改变而在不同的工具中流转,而相应的笔记也会被删除、更新、保存。
把时间作为必不可少的朋友:上文没有提到的是,我一般会给开始写作的文章设一个 deadline,并且在框架制定好之后,给每一个框架设定子 deadline。当然我对自己还是比较宽容的,所以常常发生 deadline 没法完成的情况,但不会超太多。给自己设定 deadline的好处在于,能够对自己资源(时间、精力)有个预估,且随着次数的增多,预估也会越来越精准。同时,deadline 也是激励自己的好办法。
结语
关于整理的工具和方法数不胜数,我们在学习进步的同时,也需要避免迷失——我学习使用工具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我们使用工具的目的是能够最大化所积累资产的价值——文档、想法、笔记,等等,让它们助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工具和方法是服务于内容的,它们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所以工具再多,不求最好,只求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