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语者的独白(中): 关于语言学习七个的底层思维

Author:

上一篇中我分享了自己到目前为止四门外语的学习故事,兜兜转转,走了不少弯路,但也通过不断的试错,总结了一些学习语言的「底层思维」。

这篇文章,作为本系列的第二章,我将分享这些「底层思维」,或许能让你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快。

重复再重复

许多人认为外语好的人就一定记忆力好,因为 ta 们能够记得复杂的语法和成千上万的词汇。

但其实不然。记忆力好的人也许在学习语言上有相对优势,但并不意味着记忆力差的人就没办法学习好语言。因为语言学习的诀窍在于重复,而非记忆。

我就不是一个记忆力好的人,我基本上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上周刚看完的剧这周我就把剧情给忘记了,每天我都要检查我的日历好几次来提醒自己需要做什么。

但是我可以说自己是擅长语言的,因为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重复的重要性。

上篇文章中提到我高中时就让自己重复地读新概念英语、看单词书(同样的事情我现在是无法做到的,仅限于高中那段特殊的时期)。

但「重复」也分级别。

拿看单词书作为例子,只重复看单词本身是最笨的一个方法;稍微聪明一点的,连着例句一起重复看单词;再进阶一点的,通过不同的输入方式重复这个单词,比如在文章里读到、在连续剧的对话里听到;更进阶的,是在输出过程中重复使用,比如当你和母语者对话时第一次使用某个新学的单词,你可能会有些犹豫,但是当你发现对方并没有感到疑惑、或者指出你的错误时,你就知道:这个单词我用对了。于是你对这个单词的记忆将会无比深刻,当你用了第二次、第三次,你对这个单词的使用就能游刃有余了。

同时,重复意味着时间的积累。大量的重复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参考遗忘曲线的理论,我们最好还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同样的效率下,学100小时的收获比学习50小时的多;但同样的学习时间,一周里每天学习半个小时,比在一周的某一天一口气学习三小时收获大。

因此,学习语言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想打退堂鼓了。人生这么短,时间那么有限,为什么要拿来学习语言呢?

好处多多

正因为学习语言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所以充分理解学习语言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除了考试得高分之外,学习语言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学习语言会让你更「聪明」、「老得更慢」。许多研究表明,学习新语言能够增加大脑灰质的体积和密度、白质的体积、以及建立更多的神经连接(brain connectivity),这意味着大脑的认知能力更强。并且由于大脑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建立了更多的神经回路,在老化过程中大脑能够使用这些神经回路传输信息,进行认知补偿,也就是说大脑变老的速度相对于别人更慢。

同时,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就有了一个新的获取信息的角度。英语自不用说,众多重要的期刊、国际组织的文件、乃至于很多的书籍,都是英文出版的;而西语作为世界上母语者第二多的语言(中文第一位),更是有众多的内容;同理也适用于法语、德语等等。如果能够用母语来阅读这些内容,从时效性、完整性而言,都是无法与阅读翻译作品相比的。

上面这两点可能很多人之前就已经知道。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学习语言这个活动本身的创造本质、以及学习多门语言之后对于语言公平性的思考,也是让我大有收获。

首先,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一个创造性活动,而人类天生就享受创造性活动。语言是由有限的语言规则和无数的细节构成的。有限的语言规则即是指语法规则,而无限的细节不仅仅是指词汇,还指词汇本身的变化、词组、无数种基于语法规则的排列组合。而在一定规则下用一门语言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活动。这样想想,语言学习本身是不是就是有趣了很多呢?

其次,学习了多门语言之后,我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的公平性问题

我曾经读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富人家的小姐家里雇有一个越南裔的园丁。这个园丁的英文并不好,说话总是结结巴巴的,于是她一直以为这个园丁不是很聪明,甚至在智力方面有些缺陷。直到某一天,她看到他和他的女儿用越南语在说话,他仿佛变了一个人,说话流利,表达顺畅,虽然她并不理解他们之间在说什么,但是她感觉到信息在这个园丁和他的女儿之间顺畅地流动。于是她不禁心想:为什么我仅仅因为他英语说得不好,就认为他智力上有缺陷呢?

这其实是在说语言背后的公平性问题。

比如我们认为一个外语(比如英语)说的不好的人就不聪明、或者无法胜任某个工作,即使在这个工作里英语并不是必需的。或者我们作为中文母语者,看到一个外国人说中文磕磕巴巴的样子,就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个「傻老外」。又或者,当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时候,可能会有英语母语者认为我们不是很聪明,因为我们无法用英语顺畅地表达自己。

假设我在说中文的时候,我能够使用 100% 的脑容量来思考想表达的内容,不需要多余的脑容量来思考语言本身,那当我说英语的时候,我可能需要 1 – 5% 的脑容量来思考「如何用英文来表达」,说日语需要 30%, 西班牙语需要 40%, 荷兰语 >50%,那是否意味着说荷兰语的我就比说英文、或者说中文的我要笨呢?

当然不是,我还是我。

所以当我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用他母语之外的语言笨拙地表达自己时,我会告诉自己:不要用 ta 这个语言的流畅度来判断 ta。

而这样思维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对方会感受到自己被平等地对待,彼此之间的对话是在相同的地位上的,那对方也会更加真心地和我对话。而当我作为那个「说外语的人」时,我也有相同的感受。

明确目标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明确的目标能够让这条路好走一些,并且最好是远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都有。

短期目标的好处在于能够指引当下自己的行动,例如「三个月之后托福考 100+」,「明年十二月西班牙语通过 B2」,「明年之内读懂 xx 书」。这个短期目标最好是和自己切身相关、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那么当我们把这个目标拆解成计划、再拆解成一个个行动,执行起来时就容易许多。并且我们在较短的周期内就能够得到反馈,这些反馈将会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心剂。

而远期目标可以稍微模糊一些的、长期激励自己的目标,比如「我要去这个国家生活,与当地人无障碍沟通」,这个长期目标会不断引导自己制定新的短期目标。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学日语的长期目标是「能够通过日语与当地人沟通(我计划几年之内去日本居住一段时间)」,以及「能够用日语阅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文学及二次元相关)」。这些长期目标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一直在等「未来的某个时候」开始重拾日语,同时我有很多别的事情在做,于是学日语这件事一拖再拖。但是在某个契机下我决定「我想读新世界より的原著」,我想读的心情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我立马在日亚上买了电子版,在读的同时开始重新学习日语的语法之类的,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而我相信,在这一套书读完之后(来自新世界有三册,都挺厚的…),我会有新的想读的书籍,这样持续下去,我就逐渐的实现了长期目标中的第二个。而当我有了大量输入+语法和单词的刻意练习之后,与母语者无障碍沟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大量输入

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大量的输入。这背后有三层含义。

首先,输入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听力上的输入,包括听录音/播客、看电视剧/电影;也可以是阅读上的输入,阅读社交媒体的帖子/书籍/任何载体上的文章,乃至于重复看自己积累的例句,都是输入。

这些输入都是有用的,但输入的效率是有差别的。比如看有中文字幕的电影就没有看只有原文字幕的效率高,略读文章没有精读的效率高。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人的精力和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用学习语言的方式看每个电影、阅读每一篇文章,所以需要多种方式结合,并按照「可行的」计划执行,这我会在下篇中提到。

其次,在语言学习的前期,输入比输出更加重要。我认为,在语言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如果学习者不愿意/不想,不需要强迫开口表达、甚至与母语者对话。

这里的表达是指脱离了课堂环境和个人练习的表达,其他的诸如发音的学习、单词的记忆、口头的语法练习是需要贯穿始终的。

语言学习前期,当我们尚且无法表达一句完整的句子,或者只能说一些非常简单的句子时,就逼自己与母语者对话,这可能会导致「逆反心理」。

并且对于成人学习者,常常会陷入想说的太多但是无法用这门语言表达的困境,结果是越来越不想学,或者直接转为自己所习惯的语言表达了。

所以刚开始时不必强迫输出,而是大量的输入。

最后一点,只要你想让这个语言在你这「活着」,那么输入就不能停。拿我的母语中文举例,即使我出生到现在都在用中文,但我现在在阅读不同作者、不同领域的书籍时,还是会学到不同的表达风格、新的词汇(尤其是专业领域的词汇)。同理应用于外语的学习,不同阶段的输入内容可以不同,但是「输入」这个动作是永恒的,所以这与我们上一点谈语言学习的目标是相呼应的:我们需要持续的给自己设定目标,寻找到新的输入内容,这样语言才会进步。

母语者的作用

全世界的语言学习者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和母语者对话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如果我去所学习语言的国家生活了,我就「自动地」会说这门语言了。

我认为这夸大了外教/母语者在语言学习中起到的作用,至少在语言学习初期如此。

之前在 Reddit 上看到一个学习日语的人说:我去了日本之后,发现我大多数时候还是在用我来日本之前的学习方法学习日语。即使是在日本这样一个英文普及度不高的国家,我来这里之后还是要「学习」,我并不会因为生活在这里,我就会说日语了。

这是第二/第三外语的学习方法,和我们从小学习母语的方法是不一样。我们丧失了作为婴儿和儿童时的学习能力,所谓浸入式的学习不再适用于大部分人。相反,由于我们是「成人」,我们反而不好意思开口说、不好意思问「这个用 xx 语怎么说」。单纯地和母语者对话,其实是效率较低的语言学习方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方法就没用了,这得看学习语言的阶段。

在初学者时期(A1 & A2),外教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大。在解释非常基础的语法、发音时,没有受过特殊训练的母语者,是无法比「把这门语言学习得很好的外国人」讲得清楚的,因为对于母语者而言,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无法切身体会一位外国人是如何学习这门语言的。

但到了后期情况会有所变化。到了 B1 & B2 水平之后,和母语者练习对话起到的作用就相对大了。这个过程对于语言知识本身的帮助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在帮助自己「开口说」上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来荷兰之前,无论是哪一门语言(英语除外),我都没怎么和母语者交流过,所以其实对于开口说这门语言是有恐惧心理的。但是当我和几个西语母语者语言交换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词汇量虽然没有明显上升,但是我敢开口说了。因为通过很多次的反复,我知道「这样说是没问题的」、「语法错了也没问题,因为 ta 能理解」,同时我能够切身地体会到真正自然的对话是怎样的,语言/文化的交流也让我更享受语言学习的过程。

所以关于外教/母语者在语言中起到的作用,我的结论是:初期不必强求,但后期需要通过这个方法来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在与母语者练习之外,对单词、语法和语料的学习是需要贯穿始终的。

不同语言的横向对比

一个很有用的语言学习方法就是寻找所学习语言和自己已经擅长语言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横向比较,触类旁通,我们能够加速语言的学习。

拿日语作为例子。

日语的单词和中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不仅仅是日本汉字的发音和书写,还有单词的意思,因此通过观察中文的某些单词是如何被借用到日语中的,能够让自己学习单词的效率高很多。

但同时,某些日本汉字的意思和发音与中文中相似的汉字不同,语言学上称之为 false friend,对于这些单词/汉字需要重点学习和区分。

日语中还有许多源于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荷兰语等的单词,大多是受到了过去贸易、以及现代英语文化的影响,所以如果你碰巧会上面提到的几门语言的话,又有一大批日语单词不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就能记住。

另外日语语法中相对于中文最大的特点是助词的使用以及词汇的变形,那么对于这两点就需要多加练习。

学习日语大多数时候我们能够用中文去学习,那其他语言呢?

西班牙语的学习就不应该从中文的角度去学习,而是应当借用英语的视角。

英语中有许多来源于拉丁语的单词,尤其是比较「高级」的单词,而西班牙语属于拉丁语系,所以在记忆西班牙语单词时,就可以凭借英语的知识去记忆。但同时,西班牙语的动词变形以及反身代词的用法与英语就很不同,需要单独学习。

这种语言学习的方式能够让我们通过撬动杠杆的一端,花费较少的力气就能举起巨大的石头。

词汇量的迷思

词汇量越大,英语就越好吗?

Yes and no。

词汇量大,当然是件好事,但是比词汇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词汇的质量。

如果你仔细看看美剧里对话,你会发现从没见过的词汇可能不到 10%,更多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单词,但它们在对话里的用法却可能是我们不熟悉的。

也许你听说过「常见 3000 词」的说法,是指一门语言里最常见的单词。而真正学会一门语言的重点,在于深度学习这些常见单词,这比只背诵一万个单词的中文释义更重要。

打个比方,我们也许知道 take 的意思是拿,put 的意思是放,pull 的意思是拉,但是作为最常用的单词,这三个单词分别可以拓展到三四十用法。take 除了拿,还可以表示忍受(I can’t take it anymore),花费时间(It takes me five minutes),服用药品(take pills);put 除了放,还可以表示使处于某种境地(put someone at risk),也可以表示花费时间/精力(I put a lot effort into it);pull 的词组 pull off 表示做成某件重要的事情(we finally pulled it off),pull over 表示靠边停车。

这些常见用法才是地道英语的重点,而一味地增加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那怎么提高自己词汇的质量呢?

首先,对于一门新的语言,你需要知道哪些单词是常用的,比如英语就有许多诸如「常用 3000 词」的清单。对于相对小众的语言,如果无法找到现有的清单,可以在一些语言学的网站上找到基于语料统计出来的常用单词清单。

其次,你需要一本好的词典,可以的话最好是原文词典,因为当你需要使用原文解释单词时,一般都会集中在单词的意思和使用情景上,而非直接翻译到中文,尤其一些单词是没有直接的中文翻译的。

最后,基于对于单词的理解,还需要反复输入输出,比如在看的书和剧里观察别人是怎么用这个单词的,并且在自己的练习和日常生活中大胆使用,逐渐这些单词就会被内化成为「主动单词」。

结语

以上就是我基于四门语言的学习经历总结的关于语言学习的七个底层思维,也可以理解为语言学习方法的框架。

但是具体这个框架怎么使用呢?下一章,我将介绍一套学习方法和流程,以及推荐的工具,把这篇文章提到的思维融入到可执行的日常活动中。

虽然这套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是也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欢迎关注 + 评论,我们下篇再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